分類
隨堂筆記

禪修引導24-8:修九住心的五個障礙與八斷行

今天是藏曆十二月二十四日,是格魯派三大寺之一「色拉寺」的創建者——大慈法王蔣堅確兼的圓寂日。在這殊勝日聞法,我們先好好調整動機。

先觀想複習一次完整的「四念住」。

禪修時我們常會提到正念和正知,之前作了許多比喻。現在想,手裡拿著滿滿的一杯水,這時,我們會有兩種心,一個心是注意水不要潑出來,一個心要注意杯子不要掉落。將手握住杯子,注意不要太緊和太鬆,這個就是正念;而注意水不要潑灑出來,這就是正知。

我們說修「九住心」時,不要將所緣境位置放得太高和太低,因為太高了容易散亂;太低了容易導致昏沈,這個和拿杯子不要太鬆和太緊是有關係的。正念和正知都是心所,我們在使用心所時,一定要了解心所是怎麼作用的。現在先試著用正知和正念來練習「身念住」的部分。

在練習觀想時,如果心散亂跑出去了,能立刻察覺,這個也是心所的作用。這裡正念和正知能分得出來嗎?我們有五十一個心所,如果在禪修時,先好好分工,好好安住是正念所負責的部分;伺察有無散亂、昏沈發生這是正知負責的部分。如果能先將「工作」分配好,在開始練習前就摒除不需要的尋思和各根門的散亂,趨入時就會容易專注許多。如果不能掌握要訣,只是不斷調整枝末的部分,還是不容易收攝散亂。

「食物」就如同身體的藥一般;「睡眠」也是,能好好吃,好好睡,都是對身體的保護;沐浴時所塗的藥油,同樣也是。禪修的三摩地,也是對身體的保護,應該說是最重要的一環。以上是《大藏經》中所提到的部分。

佛陀講「四聖諦」,配合「空」去解釋苦的因不是諦實的存在,是因緣和合短暫而產生,所以這個有漏的苦,其自性是空,因此要去找能對治的方法,故修持以空性緣起見為見地的道諦,才能獲得滅諦。

苦諦的特色:「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」

其中包含了兩個因和兩個果,各分為好、壞兩組。毗婆沙宗和經部,主修是「四諦十六行相」的部分。上回談到了「空」,「空」為什麼要加在苦諦中,這個部分好好思惟一下。在此之上,先要了解凡夫所謂的「我」,也就是「身念住」的這個部分,此階段先了解身體上的苦即可。

集諦的特色:「因、集、緣、生」

因:苦諦主要的因。

集:能生苦的因緣滙集。

生:產生強大的力量。

緣:種什麼因,得什麼果。

練習「受念住」時,觀察自己身體和內心的種種苦,試著思惟苦和因怎麼銜接起來。

「九住心」有五個障礙:①懈怠、②忘念、③悼沈、④作行、⑤不作行。

五種障礙要以「八斷行」來對治

①懈怠⇨以「信、欲、勤、安」對治。

我們容易對應該做的事,不斷推拖懈怠,是因為信心不夠。真正看到做的好處,是馬上會去做的。信心的生起需要希求心,而希求心需要勤勉而生,如果輕安做到了,就自然能夠精勤去做,所以一開始要先做到輕安的部分。所以在忙碌的生活中,如果能將身、心稍微收攝一下,來到佛堂、身體安坐、好好皈依、發心都是輕安的部分。輕安做到了,不斷去加行變成習慣,形成希求心,最終才會生起信心。

②忘念⇨以正念來對治。

③悼沈⇨以正知來對治。

④作行⇨以平等捨對治。所緣境清楚的時候,應捨正知伺察心所。

⑤不作行⇨以作意行對治。

2020/12/09 米拉師姐隨堂筆記

發佈留言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