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止做不到的話,世出世間的安樂都得不到。修止的方法有各種,特別是南傳的佛教有些特別修止的方式,漢傳也有些泡茶或是繞寺等等修止的方式。如果沒有廣閱經論,會認為那些修持方法並不如理,其實是每個地方修止的特殊方便。
印度以前有個國王,擁有一個特別的鑼,聲音可以遍及天界和人間,聽到了鑼聲,所有人都會來集合。當時有個人修止到了很高的境界,他專注在修止時,根本聽不見鑼聲。當所有人聽到鑼聲迅速去集合時,他因為沒聽見而遲到了,國王的規矩是遲到的人必須殺頭。此人告訴國王自己並不是故意遲到,是因為在修止,沒聽到鑼聲,國王問他什麼是修止呢?該不會是你根本就不尊重我吧?此人只好示範給國王看,想讓國王知道修止的殊勝。他請國王在幾個鉢裡注滿奶油,讓一些人一一拿上頂樓,如果奶油溢出了就殺頭,同時其他人則敲鑼作干擾。當這些人還在小心翼翼的端著盛滿奶油的鉢向頂樓走時,此人已經毫不受干擾的將注滿奶油的鉢拿上頂樓了,因為他完全沒被鑼聲干擾到。漢地某些寺院也有持鉢行經修止的傳統。
現在非佛教徒也有許多在推廣修止,似乎是為了使身心達到更平和的狀態。有各種不同的方式,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,不會太難的,多少會有一些成效。顯宗修止有九個階段,密法則不會這樣分。修止的名相,有時將果的名字安在因上,有時則將因的名字安在果上。
「九住心」修止分為九個階段
- 「內住」心不斷地在向外緣取而散亂,此時需要一個固定的所緣境。外道徒會用石頭等等悅意的東西來作為所緣境。內道徒一般用佛像或是唐卡,大小約為十公分左右,選定好之後,不要常常換所緣境,會不容易觀清楚。
**當開始練習時,會覺得自己很容易散亂,其實不是現在才這樣,是因為已經習慣了而不自覺;反而因為開始向內觀察了,自己慢慢發現這個狀態。此階段特別需要六力中的「聽聞力」,因為需要了解在什麼情況發生時,應該怎麼對治,所以聽聞多一些,會有幫助。
**那怎麼知道自己已經修到了「內住」了呢?於此之前所學的各種方法,還是要不斷的串習,例如數息,如果自己能做到次數無錯亂,過程中很順𣈱的完成,就可以說是修到了「內住」的工夫了。在前面四個階段,特別需要四個作意的第一個——「勵力專注,運轉作意」,努力使心安住在所緣境上。
- 「續住」能夠安住在所緣境上的時間更久。
**怎麼知道已能達到此階段的修持呢?此時需要六力中的「思惟力」,因為前面所聽聞的要不斷去加強思惟。這兩個階段的障礙特別是昏沈(沒有精神、打瞌睡)和掉舉(散亂),過患就是浪費在沈、掉的時間太多,使心專注在修止的時間變得很少。
- 「安住」:心一散亂,能夠立刻收攝回來。
**此階段於六力中特別需要「憶念力」,當沈、掉發生時,能更容易把心收攝回來,繼續安住在所緣境上。因為前兩個階段不斷處於把心調回的拉拔中,到此階段,會有種累了、不想作意、心不會再到處攀緣的感覺,似乎到了一個不用特別去調整,心也不會處於擾動的狀態。
此時四個作意的「勵力專注,運轉作意」要持續加強,不會自然停止。再加上「有間運轉作意」,因為有時安住的狀態會斷掉,有時又能接續上來。(要到第八個階段「專注一趣」時,才會達到不會間斷的境界。——「無間運轉作意」)
- 「近住」:想安住在所緣境上時,能夠立刻進入狀況。(因為心沒有過度散亂了。格西拉舉例,心沒有散亂得太遠,可能只是在佛堂的範圍內,比較容易專注回來。)
**也是需要六力中的「憶念力」,不要忘失所緣境。
怎麼知道達到了「近住」的修持呢?因為前面三個階段都是以心安住在所緣境上時間的長短來定義,所以此時也是指心能安住於所緣境的時間更久了。
- 「調順」:《廣論》上的名相為「調伏」。粗分的沈、掉已完成對治。
**此階段需要「正知力」,因為修止的工夫到一定的程度了,前面四個階段主要是努力令心不向外散亂,不斷以憶念力、聽聞力和思惟力將心收攝回來。來到此階段時,心已經比較可以安住不外散,但是容易處於昏沈、沒有精神的狀態。所以需要「正知力」,去伺察心雖不外散,但是有清明嗎?有好好觀察所緣境嗎?可以說前面四個階段是粗的昏沈障礙,比較容易察覺對治;此階段細的昏沈開始產生了,所以需要「正知力」來對治。
**此時會有一種情形,覺得自己的修持好像停滯在同一個狀態許久,沒有再往上進展,可以多多思惟修止或是修持各種法類的利益和功德,令己再生起好樂心,精神自然會再明晰起來。
**藏地有一個喻:乾硬的牛皮需要反覆的揉搓,使其變軟,好製作成各種有用的東西。可以說此階段就如同已揉好變軟的牛皮。
- 「寂靜」:此時已具足「憶念力」,再也不會忘失所緣境。
**此階段也需要加強「正知力」。
2020/01/06 米拉師姐隨堂筆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