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所修之境
—所修之心
—正念和正知
—修安止和觀察
—修的方便:茹素,時短數多
修止五要素
- 心—未調伏的猴子
- 妄念—小偷
- 所緣境—樹
- 正念—繩子
- 正知—警察
我們說念頭散亂時,顯宗是說心跑掉了,密法是說最細的氣跑出去了。為什麼先提到「身安住」,因為在安止修時,最容易受到影響的就是身根的部分,身體一有什麼狀況,心就立刻受到影響。接下來是「受安住」,這個比前面身安住的部分又再細一些。再來是「心安住」和「法安住」。由粗到細,有如是次第的安位。
為何修止時要以「毗盧七支法」安坐呢?有一個公案,曾經有佛教修行者在某處修止時,以毗盧七支法來安坐,一旁的猴子看到了記下來。後來有外道徒同樣來此修行安坐,卻坐姿懶散,猴子就一一矯正其坐姿。另一說法是,佛世時有一比丘,修行時出現問題,佛世尊觀察後,知道此比丘雖是人身,體內氣脈的結構卻與牛相同,故世尊建議他以牛躺臥的姿勢來修,結果他修成了。所以坐姿相當重要。
修菩提心的方便有二:「七支因果」與「自他相換」
上次說到觀修四無量心時,對境的順序以親、中、怨來修。將有情以母親為喻是善巧的,因為無始以來每一世的母親對我們都有無比的恩德,以此為對境,易生起知母、念恩、報恩之心。如何利益如母的有情呢,以慈心和悲心來相待。我們對這一世的母親多少都有貪愛,所以要去思惟,此世的母親也只是這一世,使貪愛的心放緩;而對於中庸者,要去思惟其是無始以來數數對我有恩、或因我而造惡的親人,所以應珍愛之。經論中也說到,沒有了眾生,我們怎會有修持菩提心的對境,或是累積功德的對境?修布施、持戒、安忍···,都需要靠這些眾生而成辦。《廣論》中也說,眾生的功德和佛是無差別的。例如在天界,天人幾乎都在安逸、無煩惱的狀態,幾乎沒有煩惱眾生,沒有修的對境。
觀察修分四
- 將所修作為心之境而修:不需另求外在所緣境。自心就是無常、無我。
- 讓心成為所修的體性而修:外在一切事物本來是無常,只是我們缺少勝解心。如果我們內心真的理解這一點,直接觀自心為無常、無我,改變會更快!這裡的重點是使自心改變,成為有慈悲的心。
- 因勝解而修:例如貪愛某人時,經論說有以不淨觀作為對治貪愛的心。這就是發勝解心去修對治的例子。
- 依發願證道而修:我們對佛菩薩的殊勝圓滿果位有仰望的心,如同彼修道所證之果,願我如是證得。
我們現在對於「心」和「心所」是什麼,觀念混濁不清,如何能慢慢有個概念,修治心的能力就會愈來愈好,到最後在收攝遍行氣的階段,就可以清楚知道是要收攝什麼心,才有可能做到。若不細細思惟,對於心直接說空、說無,其實沒有多大意義。又例如,我們常說常邊和斷邊,什麼是常邊,就是超過了、多了;斷邊就是不夠;中間就是剛剛好,可以簡單這樣去思惟。
對於修的對境——親、中、怨,要以多門來思惟,對親的貪愛要減少;對中庸的無感要增加珍愛想;對怨敵的不悅心也要轉變。我們這個時段的課所著重的是實修,心的改變很重要,但是沒那麼容易。不修的話,三毒愈來愈猛烈,下輩子怎麼辦?簡單想,我們上輩子怎麼做,這輩子的樣貌就看得出來,自己希望下輩子是什麼模樣,就是這一世好好去做。處所也不一定在佛堂中,每個人各自有各自的功課(人生的課題),若能實修佛法,在哪裡都能種下安樂的因。
觀修喜無量心:願眾生不離安樂的心。
觀修時的對境次第安立為:中、親、怨。
2020/10/14 米拉師姐隨堂筆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