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
讀書會

密咒金剛乘概要

2015年12月09日,尊者達賴喇嘛於南印下密院〡密集金剛灌頂前行〡達賴喇嘛基金會/達賴喇嘛文集/達賴喇嘛介紹密咒金剛乘

解釋「密咒金剛乘」

先說「密咒金剛乘」的「密」 字。釋迦牟尼佛涅槃後,產生了一股 「大乘非佛說」的聲音,所以龍樹菩薩在他的著作中反駁「大乘非佛說」,清辨論師的著作、《入行論》中也都可以看到反駁。說「大乘非佛說」中,又有認為大乘中的密乘並不是佛說,是邪道。也就是,以前就有「大乘非佛說」的爭議,同樣也有「密乘非佛說」的爭議。「密」的意思是,佛陀在世時,因為是針對特別 的有情宣說,所以是不公開、秘密地宣說。而且佛也不是顯現為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世尊的模樣,是顯現為本尊相—金剛持,而且是依少數眾生的根器轉為壇城主尊相,以這種方式示現傳法。年根索惹說到:「依別眾生」、「依共教承」,我覺得這個用詞非常好!

《般若經》是針對業清淨的眾生而說,是廣大義,而且沒有任何傷害,有點像四聖諦是針對大眾而 說。歷史上有四諦法輪的記載,但是大乘教法並沒有被歷史記載,因此產生了「大乘非佛說」的疑惑。另外有些人是針對內容,因為空性的內容非常深奧,他無法接受,所以就說「空性之說是斷邊」。

以我們常唸的《心經》來講,《心經》其實是觀自在菩薩與舍利弗尊者的問答,舍利弗尊者問問題,觀自在菩薩回答。我平常這麼說,也確實這麼想:導師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入定後,以加持力讓觀自在菩薩與舍利弗尊者問答對話,這是只有業清淨的眾生才能參與,業不夠清淨者看不到觀自在菩薩的淨相,如果看不到觀自在菩薩,就會只看到舍利弗尊者在自言自語。以這個角度看,《般若經》並不是普遍宣說,是針對業清淨的眾生而說。密咒金剛乘更是如此,針對業更清淨的眾生,導師以本尊秘密主的方式顯現,為他們傳授,所以叫「秘密」。這是屬於「依別眾生」,不是「依共教承」, 即不是整體可以接受、或對整體教法的長久住世而說。「密咒金剛乘」的「密」是這麼解讀。

「咒」,梵文Mantra,是救護的意思。從什麼獲得救護?從意中獲得救護。如何從意中獲得救護?透過去除凡夫相執,讓心獲得救護。觀修空性將來會成為法身沒錯,因為空正見慢慢會轉變為佛陀的智慧。但是成辦色身的不共因緣是什麼?為了利益有情而成辦三十二相、八十種隨行好的色身,要有成辦色身的不共因緣,即這個圓滿他利色身也必須有與其相應的近取因才能產生。是透過本尊瑜伽的觀修來獲得這個近取因,專注於空性的智慧,再加上明觀本尊,由此安立佛慢。所以,「咒」的意思是讓心 從凡夫相執中獲得救護。

「金剛」是無二的意思,本尊瑜伽、空性、自心無分別是「金剛」。「乘」指自心、本尊瑜伽、空性三者,無二、不離的修行道。 密咒金剛乘可以分為事部、行部、瑜伽部、無上瑜伽部。寧瑪派的九乘也是如此,寧瑪派說的九乘是指:聲聞乘、緣覺乘、菩薩乘、作密、行密、瑜伽密、大瑜伽密、無比瑜伽密、無上瑜伽密。由了解下下部,我們可以知道上上部的殊勝處。

心識有粗細不同層次

無上瑜伽部的特點就是區分粗分 意識與細微意識。這點我們也可以用經驗來體會。我們知道根識有根識的作用、意識有意識的作用,醒時的意識與睡眠時的意識也有粗細不同。睡眠時,根識幾乎沒有作用,只有意識使我們看到夢境。睡眠時的意識比醒時的意識細微,睡眠時的意識又分為做夢時的意識與熟睡時的意識,熟睡 時的意識比做夢時的意識更細微。透過腦部的測試,發現醒時的意識、做夢時的意識、熟睡時的意識確實不同。昏倒時的意識也是如此,比較細微。雖然昏倒時的意識非常細微,但還不是最細微的,最細微的是死亡光明的意識。

死亡光明的意識非常細微。雖然我們沒有這方面的經驗,但是透過對某些人的測驗,我們可以知道,例如有「住持心」的情況。有住持心者雖然被醫生判定為死亡,心臟停止跳動、血液不再流動、與腦部相關的意識不再運作,但是他的身體一點也沒有腐壞。這是為什麼呢?完整的解釋只能參考無上瑜伽部的說法:遮止了粗分意識,現起了初空、二空、三 空、四空,無上瑜伽部說到心的粗淺 層次,第四空時,生起了俱生原始光明,只要這個最細微的光明心仍留在身體中,這個身體仍被此最細微意識所攝持,這個身體就不會腐壞。

在我們流亡的五十多年間,就我自己聽到的,大約有三十個以上的例子,當然,可能有更多的例子是我不知道的。這些有住持心的修行者,有些能安住一星期、有些能安住二星期,林仁波切是安住十三天,安住的時間長短不一。因此,這種事情是絕對有的!那是怎麼有的呢?不可能無因而生。我們跟科學家進行交流,創立了一個項目來研究住持心是怎麼回事。我們將儀器接上準備進入住持心 者的頭部,看看他的腦部反應。這個研究才剛剛啟動。然而,誰會進入住持心的情況呢?這很難講。所以,若人死後三天,他的身體沒出現腐壞,我們就判斷他進入了住持心的情況,便馬上攜帶測量儀器飛奔過去,只能這樣做了。但是實際操作起來仍是件麻煩事,有儀器時,卻沒有人進入住持心的情況; 有人進入住持心的情況,但是當地卻缺儀器,這可怎麼辦?因此,我和科學家們討論後,就放一套完整的設備在達蘭薩拉的德萊醫院裡。

洛桑尼瑪是前前任甘丹赤巴(洛桑尼瑪仁波切是第 100 任甘丹赤巴),他往生時,科學家們就在那裡做研究,他們說:「我們無法確定為什麼,因為僅憑單獨的個案沒辦法下任何結論; 如果這樣的案例頻繁產生,找得到定律,才能下結論。」當時,科學家在德萊醫院做研究,他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:已經死了,卻似乎還有腦波,怎麼會有這種事呢? 而且還有一位年輕的僧人,他也進入住持心的情況,長達數天之久。這些是我們可以看到,確實有許多修行者修持住持心。藉此,我們可以大概了 解「意識有粗細不同層次」這個事實存在。我們啟動了這樣的專案,希望透過儀器讓我們更清楚地觀察細微意識。

講到俱生原始光明,「俱生原始」的意思如《釋量論》所說,識的 近取因必須與識屬性相同。《釋量論》雖然沒提到意識的粗細差別,卻講到意識的近取因必須是意識種類的因緣。雖然我們的身體會不斷轉變,但是最細微的意識— 俱生原始光明— 卻是從無始以來一直到現在都有的,沒有間斷。心雖然與身體有關,但是一直追溯它的續流,是沒有開始。「俱生」是本來就有的意思,「俱生原始」這個名稱是這樣來的。

粗分意識是由暫時因緣聚合而產生,但是俱生原始光明不需要依賴暫時因緣,是本來就有的。粗分意識被遮擋,會融入到更細微的狀態,變成隨眠的狀態。地融入水、水融入火、 火融入風、風融入識,這是還滅。密續說到「空」,這裡的「空」指的就是識,所以地水火風空中的「空」指 的就是識。粗的意識、細微的意識或第一空……; 空分為四空,以識來講,就是見白道、增紅道、得黑道, 最後是第四空— 光明,以上是還滅。生起的時候是從光明現起得黑道、得黑道生起增紅道、增紅道生起見白道,見白道生起風、風生起火、火生起水、水生起地。我們曾跟科學家們交流過這些內容。

將細微意識轉為道用

四大依這種順序進入到細微的狀態,此時,瑜伽師以瑜伽力刻意遮止粗分意識運轉,使細微意識產生作用;細微意識產生作用的同時,粗分意識成為隨眠的狀態。顯教並不注重修行時是以粗分的心修、還是以細微的心修; 但是在密教,是以瑜伽力刻意將細微的心現起再修道。我們凡夫細微的心現起時,通常是沒有覺知的狀態,這是因為沒有修行的緣故。瑜伽師以堅定的瑜伽力,很清楚地知道 自己在做什麼,當現起細微的心時, 以正念、正知的力量將它持住,轉為道用,這是稀有的修法。

可以把細微意識轉為道用的話,修道是非常強而有力的!就像我們一早醒來,如果昨天晚上做好夢,即便知道夢是假的,你也會感到快樂,醒來時,嘴巴還微笑呢!所以,細微意識被影響,這個影響力可以持續很久,而且會直接影響到粗分意識,這也正是密教一直強調的。如果能做到,要以最細微的意識去緣空性。這種修法非常重要,也因此無上密續一直強調意識有粗細不同層次。這樣去思惟,會覺得:這確實有道理,不是沒有邏輯!

為了現起細微意識,產生淨相,要刻意遮擋凡夫相和凡夫執。刻意遮擋凡夫相和凡夫執後,再以空正見轉為本尊相而修本尊瑜伽,是以這種方式將細微意識轉為道用。

無上瑜伽部修學生起次第、圓滿次第

密咒金剛乘可分事部、行部、瑜伽部、無上瑜伽部。無上瑜伽部非常重視俱生原始光明的修持,將俱生原始光明轉為道用非常重要,這要透過氣、脈、明點的控制成辦。獲得氣、 脈、明點修持的成就,不是以開刀的方式將脈結打開,而是以禪定的方式;在「密集金剛」中,是以金剛念誦的方式打開脈結,因此說到持瓶風的觀修,在這之前又必須認識脈輪, 而說到有多少脈瓣等細節。

為了修學圓滿次第— 任運修持氣、脈、明點的瑜伽,之前必須修學生起次第。於「基法」上了知三身— 基色身、基法身、基報身;有了基三身,才能透過道三身,獲得果三身。以因果論來講,果的產生,除了不動緣和無常緣外,更重要是能力緣— 與它種類相似的因緣。佛法是不離因果論建立的教義,所以必須有與色身相應的近取因,才能獲得色身。因此,於生起次第時,就刻意觀想本尊瑜伽。當然,唸咒不是唯一的修持,重要的是生起次第中,死有轉 法身道用、中有轉報身道用、生有轉化身道用的修法。三身轉道用的修法非常重要。為什麼有死有轉法身道用、中有轉報身道用、生有轉化身道用?因為我們本來就有這些基礎— 基時的法身、基時的報身、基時的化身。

以上說了密咒金剛乘的概要。

蔣揚仁欽口譯/見悲青增校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