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要學習心類學
「自心己意」時時刻刻「調伏」,這就是佛陀教法的實修
佛法,是內法,內,指的就是「心」。要升起菩提心空正見,或是反過來去造做惡業,善惡都是靠心。
導師釋迦牟尼佛的聖教是什麼,用最簡單的,大家唸過無數次,上座時常用課誦首書,釋迦牟尼佛禮讚文的偈誦「諸惡連一小罪皆莫做,眾善悉數圓滿盡奉行,自心己意時時遍調伏,如是佛陀教法精勤修」從這個來看,要行善斷惡,如何去做?「自心己意」要不間斷,時時刻刻「調伏」,這就是佛陀教法的實修。
心平常在用的時候,我們沒有研究心的作用模式。我們在生活裡產生的快樂,痛苦,開不開心,害怕,憤怒是什麼?因對境而轉變了感受,種種心的作用是為什麼?一念就會想起的人事物,到底儲存在哪裡?這些每天都在發生,但我們卻不理解的「心的作用」。我們應該慢慢去研究拆解。
沒有這個理解,坐在蒲團上從零開始就想要發菩提心,或是變成禪修品質看心情:想做的時候禪修觀想清晰,本尊栩栩如生,不想做的時候觀想全部都模糊成一片束手無策——或當貪嗔升起的時候,無法終止只能任由己心持續串習,即便對境離開都還無法轉換心情——這些狀況問題都有。
尊者在許多法會都說,要去學習心類學。原因就是在禪修之前,要去了解心的作用,讓空正見菩提心生起的基礎好一點。從粗到細的作用去理解,從平常生活裡面觀察心的作用,
這些不用問別人,透過自己具有的「心的作用」去認識心運作的方式,以這些現前的經驗去了解,利用這個材料去研究。才會知道自己是怎麼串習,怎麼把小的阻惱煩擾變成一個續流。
色法,大小顏色的比較,我們透過眼睛去觀察。心法,要自己去省察,思考:我在想什麼?我在哪裡?這些都是基礎訓練。我們完全不想的話,就算坐在蒲團上,或許也只是一個飄浮在半空中的學習。
阿薯課堂筆記 6/27 2021
認知的定義:
「明知者」即「覺知」的定義。「清淨而明知者」,即「認知」的定義。「覺知」,「明知」,「認知」三者是同義詞。
先了解清淨,再了解明知,認知的定義就會很清楚。
「清淨」可以從兩個面向解釋,一是體性,一是作用/功能。
體性清淨,指的是不同於色法,不會被遮擋。例如,不會被牆壁,石頭,玻璃所阻擋,在房子裡面一想到台北101,腦海立刻清楚浮現,不受阻隔遮擋。
體性清淨,指的是乾淨,沒有染污。我們常說心的自性是光明,染污為客塵。貪嗔痴的染污就像衣服上的髒污,是可以消除淨除的。在水裡泡一下,粗的灰塵洗掉細的還在; 用力去搓洗,細的塵垢就可以淨除。染污能被淨除的原因,就是因為心的自性清淨,體性是光明清淨,染污是外來附加在心上的影響,染污既然不是本具,也就可以消除。功能上的清淨,就像鏡子,乾淨的鏡子,投射出來的是如實,一模一樣的。鏡子若是不乾淨,無關於物件是否暗沈,鏡面上投映出來的物件皆顯為暗沈。造做惡業,就像當鏡子投射出暗沈的相,並不是因為心的體性為惡,心的作用本是清淨,就像清淨如實的鏡子的作用。
明知,我們平常會說,「明白了嗎?」「明白了!」; 「知道了嗎?」「知道!」抓到了這個概念,知道了是大是小,是什麼顏色,這個抓到,明白,了解了的能力,就是明知的作用。
阿薯課堂筆記 6/27 2021
(2)認知的分類法有三:
認知的七項分類
認知的三項分類
認知的二項分類
有第一,是因為有如下七項:
(1)現前知
(2)比度知
(3)再決知
(4)伺意知
(5)顯而未定知
(6)猶豫知
(7)顛倒知
有第二,是因為有如下三項:
(1)分別知
(2)無分別不錯亂知
(3)無分別錯亂知。
有第三,是因為有如下六組二項分類:
(1)量和非量知的二項分類
(2)分別知和無分別知的二項分類
(3)錯亂知和不錯亂知的二項分類
(4)意知根知的二項分類
(5)遮遣趨入知和成立趨入知的二項分類
(6)心和心所的二項分類。